- 協會消息
- 黑熊情報
- 救傷收容統計
- 南安小熊BUNI救援~野放紀錄
- 生態影音
最新消息
台灣黑熊研究紀實
2022-02-16 | 黑熊情報台灣黑熊研究紀實
台灣黑熊(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是本島最大的食肉目哺乳動物,牠們在生態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一個生態系健康狀況或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標。 在保育上,牠們更是受威脅的保育類動物(瀕臨絕種),也是特有亞種、庇護物種及旗艦物種。
19世紀 西方博物學家進行台灣探查以來,對台灣黑熊有少數初步研究(如分類、分佈、田野調查、原住民販與狩獵紀錄等)。然而早期台灣研究野生動物之學術風氣尚未萌芽,且1949年起又實施戒嚴並進行山地管制,將近半世紀除了少數資源調查報告中偶有提及外,幾無任何針對台灣黑熊野外族群大小、分布、棲地利用、遺傳變異、生殖、死亡率等基本生物學和生態學資料的研究報導。
1988年 起,王穎教授進行「台灣黑熊之生態調查及其經營管理策略」系列研究,此為當時台灣黑熊系統性學術探討之濫觴。
1989年「野生動物保育法」立法通過實施,並於同年公告台灣黑熊為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使得牠們的野外族群狀況、基礎生態學及生物學研究益形重要。
1996年 玉管處、黃美秀教授等專家學者投入臺灣黑熊野外調查,成立「黑熊專案保育小組」,持續調查該物種的棲地利用和族群生態。從最初的臺灣黑熊的基礎生態學研究:包括活動範圍、食性、人熊關係……等,累積野外第一手的寶貴資料。
1997年至2005年 台灣史上首次進行捕捉繫放、無線電追蹤紅外線自動相機監測野外黑熊的研究,分析臺灣黑熊活動範圍與生態並建立臺灣黑熊保育網站,積極宣導臺灣黑熊保育觀念。
2006年迄今,相關研究成果已逐次增加臺灣黑熊野外生態習性的瞭解,並開啟臺灣黑熊物種族群生態與保育研究。
2001年「全民票選台灣最具代表性野生動物」的活動中,台灣黑熊被選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
近年社群上一般民眾登山偶發現熊蹤或痕跡也開始會分享,顯示臺灣黑熊歷年的保育成效(對於大眾的知識面)已慢慢展現出來了。台灣黑熊的 「人氣指數」逐漸增加,但仍有多數人對於被列入保育類的本土珍稀、最大型食肉類動物的了解有限、甚至充滿誤解。
2006年 迄今,相關研究成果已逐次增加臺灣黑熊野外生態習性的瞭解,並開啟臺灣黑熊物種族群生態與保育研究。
2010年 黃美秀教授成立「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台灣由於長年缺乏持續且充足的經費及技術支援,台灣黑熊的研究資料及保育行動不足,且行政部門和一般大眾的支持度偏低,非法狩獵及買賣黑熊並未銷聲匿跡。我們尚無證據顯示臺灣黑熊族群有明顯起色的情況。這不僅是國內,也是亞洲地區保育熊類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冀望藉由台黑熊保育協會的成立,能動員及整合社會各項保育資源,積極推展臺灣黑熊之保育和研究,提升國人對於此物種之認識和關切。
在協會長達十年的持續推動,及屏科大研究團隊的調查下,自動照相機偶能拍錄到台灣黑熊的畫面能分享給民眾、協會舉辦許多解說教育與展覽活動,台灣民眾已從二十幾年前多數人不知道台灣有黑熊(或是還有黑熊)的情況,迄今已有不少人知道台灣有黑熊,並且需要保育。
藉由這次的快閃展覽,我們也整理出幾張陳年舊照,與大家分享台灣黑熊研究調查的時代記憶。
為何研究需要捕捉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研究、經營管理和保育所必需的資訊,最主要是從野外的動物身上所蒐集而得。如果要瞭解野生動物的年齡、形態、族群結構等資訊,只能透過動物捕捉的方式獲得。
動物捕捉繫放是瞭解動物生態習性的一種重要方法。對於食肉目動物而言,牠們不僅生性隱蔽,加上密度通常較低,這樣的方法提供研究或管理者一種其他技術難以取代的資訊蒐集方法,最常見的目的便是為動物掛上無線電追蹤器,在減少接觸的前提下獲得更多長期的監測數據。 透過捕捉和無線電追蹤熊類所獲得的資料,遠遠超過沒有捕捉熊所能獲得的有限數據,這就也是為什麼採用這些技術的研究仍是目前蒐集野生動物保育和經營管理中最有效方法。這類工作的價值已明白地顯示於臺灣的科學研究中,其中一個重要的發現便是,約有一半被研究捕捉的臺灣黑熊都有過去曾因誤踩套索或鐵夾陷阱而遺失腳趾或掌的紀錄(資料來源: 玉山國家公園1998-2000年捕捉繫放資料)。
若無為了研究的目的而捕捉黑熊
這樣的情況恐怕將永遠不會為人知曉
( 2005年 野外無線電追蹤,到深山裡尋找黑熊的蹤跡 )
台灣黑熊調查研究二三事
★ 1998年黃美秀教授與原住民助理進行台灣黑熊個體標記調查作業
★ 1999年黃美秀教授與布農族助理賴志節捕捉、麻醉的黑熊合影
★ 2006年 屏科大團隊調查-測量熊窩
★ 2014年黃美秀教授與研究團隊進行調查作業-測量台灣黑熊的形質數據(量體型大小)
★ 2015年黃美秀教授、研究團隊與獸醫師,對捕捉麻醉的黑熊進行檢查、形質測量及佩掛頸圈發報器
-----------------------------------------------------------------------------------------------------------
野生動物管理人員和研究者最常使用的陷阱為鐵桶(或稱涵洞)陷阱(culvert or barrel trap),以及腳套索陷阱(leg-hold snare)。許多歐美地區都與時俱進地提供了研究或經營管理的標準作業流程參考,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在捕捉及繫放熊類時,能夠保持在最小的風險內,提供保障工作人員和動物個體的安全,以減少對動物產生的創傷和緊迫。
鐵桶(或稱涵洞)陷阱
鐵桶陷阱最初是在20世紀初被設計來捕捉國家公園內滋事的「問題熊(nuisance)」,其設計隨著時間而不斷改良。桶子兩側開有小窗戶,一則可透氣,二則是麻醉注射使用。陷阱入口上方有一鐵門,將餌料放置鐵桶最內側, 當熊隻進入陷阱內拉扯餌料時,便會觸動機關,鐵門掉落並關閉陷阱。不過這種方法一般多限制在道路附近的區域使用,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或因樣本數考量需大範圍或大量使用陷阱時,就有相當的限制和困難。
陷阱的架設必須由有經驗且受過訓練的人員操作,且陷阱附近需要有清楚的警告標示,避免當熊在陷阱上時其他人沒注意到而造成危險。
腳套索陷阱陷阱
套索是許多食肉動物研究的適當選擇,因為它們成本低,且常比籠子具有更好的捕捉效率,加上本身輕便、 攜帶容易,故適用於車輛無法進入的偏遠地區或崎嶇地形。在各種野外狀況下,此法提供一有效且安全的捕捉方法,這也是目前美國各州建議的合法狩獵方式。
陷阱的架設必須由有經驗且受過訓練的人員操作,且陷阱附近需要有清楚的警告標示,避免當熊在陷阱上時其他人沒注意到而造成危險。
(研究用陷阱示意圖)
https://www.snareshop.com/prodinfo.asp?number=BEARALD
-----------------------------------------------------------------------------------------------------------
無線電追蹤發報器
研究者在對動物進行任何生理上的鑑定、 識別標記或是動物行為研究時,必須以對動物造成最小影響和傷害為目標。追蹤熊類的發報器多為頸圈,重量須小於動物體重的3-5%,電力儘可能足以持續整個研究期間。頸圈也需具有自動脫落的設計(可參考<小熊回家>一書197頁有相關說明)。
★ 2021年 野外無線電追蹤
<小熊回家>一書197頁相關說明
無線電追蹤會不會干擾小熊? https://reurl.cc/mGplbG
-----------------------------------------------------------------------------------------------------------
各式捕獸夾與狩獵用套索
獸夾不僅僅對流浪的犬貓具有極大的威脅,天上飛及地上活動的物種,在臺灣森林中也有著各式各樣的獵具危害野生動物。
以瀕危的台灣黑熊角度來看,獵具(獸夾、鋼製吊索)是威脅野外族群的最關鍵因素,野外研究個體有一半以上曾因誤中獵具而傷殘(2019年根據36隻登錄的黑熊紀錄中,有百分之五十的個體皆有誤中陷阱所傷的斷掌或斷趾紀錄),已嚴重影響台灣黑熊的存續。2018~2021年4月總計五起通報黑熊誤中俗稱「山豬吊」(一種鋼製吊索)陷阱的案例,台灣黑熊仍持續遭遇捕獸夾的危害。
以前,或許幾乎沒有黑熊通報和救傷這種事,但時代改變了,民眾也會通報甚或舉發非法活動了,這是進步,可見經營管理的議題也會變化,並且急須逐步跟進。
每一個人都可以保護台灣黑熊。強烈呼籲相關政府單位面對並檢討人類獵捕行為所造成黑熊傷殘和死亡的議題,這是當前黑熊保育最大的困境。
斷掌/趾熊掌
(大家看的出來這隻熊掌少了哪一趾嗎)
近三年台灣黑熊誤中套索與獵殺事件簿
1. 2019年6月 花蓮卓溪產業道路(公熊受困山豬吊)。已野放。
2. 2020年4月 台東海端錦屏林道(母熊受困山豬吊)。已野放。
3. 2020年8月 新竹林管處公告查緝盜伐發現黑熊被獵殺和食用(死亡)
4. 2020年10月 台中東卯山區(公熊#711受困山豬吊),前後共計二次。療傷恢復良好,迄今仍圈養評估野放中。
5. 2020年12月 台東海端崁頂村(公熊受困山豬吊,並身中三槍)。2021年已野放。
保育台灣黑熊,需要你我的努力
台灣黑熊的曝光率增加,並不等於保育行動進展順利,甚至偶有產生黑熊越來越多的誤解。事實上台灣黑熊現存族群數量粗估為200~600隻,族群數量仍非常稀少。熊類的保育是一個複雜、涉及多領域學科的挑戰,需有管理和保育的認識,以及社會、經濟、行政、組織等各項因素的配合,台灣黑熊以台灣特色、特有動物之姿逐漸深入大眾印象著實令人欣慰,但近年多起人與熊的事件仍顯示多數民眾對台灣黑熊的正確認知與防護不瞭解,長期並持續的研究、教育、保育工作,所需耗費的人與物力其實需要難以想像的經費支撐,期許有更多人能支持並投入。